诗集古诗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诗

《静夜思》好在哪里?

2021-10-01 07:29:23诗集古诗网首页
  要说什么高深的写作方法,这诗是没有的

  要说什么高深的写作方法,这诗是没有的。要说这诗有多么高深的内涵,也是没有的(如果乡愁是深沉的情感的话,倒是可以称得上是深)。

  就像我们吃东西,不需要咀嚼,入口即化,但是又非常的可口有味,回味悠长。这种东西很难找,也很难做出来。但是李白这个橱子或者蟠桃园的园主,五庄观的主人,弄出来了。

  写东西的方法很多,写出的东西所呈现的情况也是不能详尽,但是归纳起来,还是表现与传达这两个方面的东西。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几乎是在问:五绝的好处在哪里。这也颇反映了很多未入门者的困惑,不就是二十个平常字么,怎么你们就说它这么拽?所以诗体不明,规模不分,是咀嚼不出一些好处的。我有一位朋友退半堂,写过一个《近体诗心得》,颇能得趣,且安利于此,能看完,稍稍洞明五七律绝之区别,才可论《静夜思》,引文略长,且为文言,各位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没兴趣的可以直接看4,体会下五绝的特色:

  七律体势精严,是三军俱备六阵周全者也,其中必高筑帅台以为三军号令。兵甲者众,无号令无以进退。况之诗篇则必有一处凝聚全诗,或为一句,或为一意,俱可。又,但凡雄兵大阵,号令明则进退有据;七律之体亦如是,凝聚处宜明不宜晦,若读者不能见视,则败笔也。

  然则帅台虽明,而阵气必欲森严,垒列不可蠡测,方为用兵大家。诗之辞气譬如阵气,句列譬如垒列,故此七律辞气欲藏,藏而不晦者,大手笔也。

  既为大阵,首尾相函,左右顾盼,远攻用弩,近战执刃,樯盾立栅,突骑踏营,使进退有方,是为良将。以有方使无方,更为名将。

  况之七律,首联为先锋,出句轻骑,对句尖步;次联为步弓,盾列于前,矢蝗在后;颈联为重骑飞炮,一发冲营,二发破阵;尾联为帅帐后军,临战定之际,举剑疾呼,使三军死战,一决雌雄。此律体常法也。

  有重骑列于前者,先声夺人,摧枯拉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者也。有帅驾置于中者,战既已定,夺粮掠货,“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者也。阵法虽一,其用万端,不可绳墨。此为有方使无方也。

  七绝如飞骑,轻装快马,角弓短弩,刀二尺余,枪不足丈。日奔六百里,进如雷电,退如泻银。伤残者去,无马者去,而不减其锐。故此七绝定须畅达,情致宽和者是,情致沉郁者亦当如是,以畅达笔书沉郁意,不失其格。或有质实笔、平和笔、萦回笔等,其妙篇佳作皆不悖于畅达二字。

  有以为七绝乃七律之半,此论不确。盖字多一倍,其中寥廓岂止一倍。七律四联,每联六段十四字,一句即为一伍什,一联合一营,篇章转折处分建军部,前中后部合为一师,体势之繁于此见焉。又截去首尾,中军仍有四句,盾骑弓步皆可藏纳其中,既繁且富矣。七绝仅为四句,置首尾则去其半,置帅驾亦去其半,着一转折又去其半,其半何多。

  故此七绝之法,主旨既明则不宜转折,转折既出则裁去首尾,首尾俱备则主旨敛藏,三者取其一二即可,多则乱,乱则废。法不尽出,一招制胜,七绝之精要也。

  ,如“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前二句几近于无。又多以比兴附丽,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如“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亦有如义山《夜雨寄北》者,萦回复沓,缠绵悱恻,是为异数也,学者多死。况义山此篇,起首似平而崛,腰力坚韧,虽繁复而无一字累赘,实为才子之笔,暗藏法度,读者不可不察也。

  五律精而不能严,达而不须畅。精者,炼字之功也,譬如裁军减员,去其老弱,独留精甲;达者,神思之骏也,譬如运筹帷幄,敌形我势,无一纰漏。因其精,故此将士用命,毋须严责;因其达,故此一战功成,不劳奔袭。

  五律之体,如仿之七律,枝繁叶茂,则臃肿不便;如仿之七绝,一笔到底,又失之溜滑。最妙者,通取其半:题旨半隐半现,涵蕴半露半藏,笔法欲直不直,辞气清劲后敛,辞锋似钝实锐,体势拙而圆通。

  其中紧要者在于挫法。挫者,钝斧斫木,欲断而连。七绝畅达,挫亦可,不挫亦可;七律繁富,虽多转折,而阵气森严,莫能真断。五律则不然,前文已述,五言为七言之半,必留空虚处以待之。

  若夫虚者自虚,满者自满,两无干涉,黑白分明,则不为留虚引胜,而止残文阙篇矣。故此须用挫法,将平实处挫断,但留驳口,由空虚处逗引读者思续之,此为上妙之法。

  诸体之中,五绝最奇。譬七律如大阵,七绝如飞骑,五律如虎贲,五绝则如炮营。斯营也,前无盾墙,后无粮队,左右无翼卫,远近无友援,

  但陈兵设械,一炮而止,中则功成,不中则转袭无力退守无门。故而五绝最俭,或取一景,或取一物,或言一事,或论一人;或由景及人,或由物及事,其法不一,而绝少兼取二景或兼论二事者。

  这一大段的意思是,别看七律、七绝、五律、五绝仅仅是字数上的差别,但写起来却大不一样,七律如大阵,七绝如飞骑,五律如虎贲,五绝如炮营,这是质感上的差异。你要用一首五绝的容量来放老杜《登高》的内容,神作也完蛋;用王维的《竹里馆》扩充为七律,大抵也撑不起来。

  《静夜思》,是一首五绝,也是一首古绝,通篇仅仅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的容量要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只能靠它们自己,所谓「前无盾墙,后无粮队,左右无翼卫,远近无友援」,它不能像七律那样子靠体势精严,靠不同部分之间的契合来达到目的,也不像七绝那样在节奏感上稍缓,所以只能如炮营,一击命中,不然就臭了。

  写差实在是太容易了。但是五绝要是写好了,那就是大不易,可以以此短章横行也,我们圈子有个小霍姐姐,出现的时间不久,但她的几个五绝到现在都有很多人记着,并未她的淡出而遗憾:

  您看,好的五绝都是一种气质。像刺客,一击命中,技法必须洗练,所以语不能繁;刀刃必须锋利,所以旨不能晦;另从诗之美学讲,越是简单的,越不能一气泄了,没有余味,不能深思,则需言不尽意不直。这样的要求满足了,还不能说就一首好五绝,还须秉自然二字,得看不出痕迹,才配得上以上的几样好处。

  无不满足上面的四个要求。旨颇显露,但是余味不尽,若《李杜诗选》评:「范德机曰:『五言短古,不可明白说尽,含糊则有余味,如此篇也。』」;言语洗练,却章法井然,若《诗境浅说续编》评:「前二句,取喻殊新。后二句,往举头、低头俄顷之间,顿生乡思。良以故乡之念,久蕴怀中,偶见床前明月,一触即发,正见其乡心之切。且举头、低头,联属用之,更见俯仰有致。」最重要的是,这首诗写的颇为自然,类《唐诗正声》:「百千旅情,妙复使人言说不得。天成偶语,讵由精炼得之?」《李诗钞》:「偶然得之,读不可了。」

  诚然,霜和月光都具有皎洁清澄的特征,并且都能给人以冷的感受。因此,大家觉得李白见月光而联想到霜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诗人说的是“疑是地上霜”,是怀疑月光就是地上的霜,如果说李白在室内的话,那室内何来的霜呢?

  很自然李白这里的“床”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睡床,而是指井边的栅栏。霜出现在井边就是非常合理的现象了。

  井在古代是村庄和故乡的象征。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资源,因而古人依井而居,建立村庄、部落、族群,井在古代代表着村庄、家园、故乡,我们从“背井离乡”这个成语便可理解。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重视从文学作品中寻找、确定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并且把这种逻辑关系作为批评得以展开的根基。

  《静夜思》第一句中的“明月光”与“地上霜”是一组对立关系,二者具有相似性:1、月光的皎洁与霜的晶莹; 2、二者都出现在井边栅栏;二者也具有相异性:1、月光可见不可触摸,霜则是可触摸的实体;2、不可触摸的月光此刻是客观存在的;可触摸的霜此刻却不是客观存在的,而仅为一种视觉效果。

  月儿高挂空中,可望而不可及,故乡远在天边,可思而不可及,然而明月确是此刻真实存在的物象,而故乡则是脑海中联想的虚象。

  诗人从井意象引出月意象再联想到霜意象再回到月意象最后回到井意象,只是后边的月意象,井意象已经赋有了人的感情,不再是纯粹自然界的井和月,它们代表的是故乡和亲人。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在这种意象的转换中逐步生成了。

  整首诗从点(井)到面(月光、霜)再到空间(天上之月)最后升华至一个超空间(故乡),结构层次相当明晰。

  过去我也曾不懂,这诗不似“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般精致动人,为何也能流传千古。

  直到工作离开家开始独居的日子,没有家人不爱做饭,没有生活气息,压力大时无人可诉(即使诉了别人也爱莫能助)。失眠醒来房间空空荡荡,想起前夜电话里父母说谁谁谁过来聚了家里多热闹,窗外黑暗寂静,运气好还有月亮悬挂空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一瞬间我是懂作者的。

  学校里的孩子们都是父母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每天都在学校里,隔着铁门看着外面的世界,吃着并不可口的饭菜,念着枯燥乏味的课本。

  中秋节的时候,学校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月饼,孩子们很高兴。我去三年级上课的时候,音乐课本里有《静夜思》,我问道:“大家想家吗?”孩子们笑了,我叫了一个孩子站起来:“你多久没见你爸爸妈妈了?”孩子说:“不知道呀,两次过年没见到他们了。”我点点头:“那就是大概两年了。”另一个孩子在班上比较调皮,被放到后面坐,他喊道:“我都三年没见他们了!”说完,大家都盯着他,然后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每个人都说自己多久没见自己父母了,虽然有些说得夸张,说自己十几年没见父母(他们有些年纪都不到十岁),但是至少他们这一年没见父母那是肯定的了。

  说着说着,有个小女孩就哭了,说自己好想爸妈。哭泣是会传染的,一瞬间大家都爆发了,整个班级顿时全是嚎啕大哭。

  我拼了命要压制他们的哭声,却丝毫不起作用,我回头看了看窗外,那个鬼鬼祟祟的主任居然转身离开了。主任最喜欢偷偷躲在窗外,看看哪个老师上课教学方法不对,例会的时候点名批评。

  我抓住一个小孩,拉上讲台,吼道:“再不忍住我就扔你出去!”小孩吓得赶紧不哭了。其他人也终于渐渐安静下来。

  下课后回到办公室,隔壁班班主任就冲我嘟囔:“你上课能安静点吗?瞧你搞得那样!我们班都被你们吵死了!你这是上课还是玩游戏?巴拉巴拉……”

  我也怒了,我说:“你闭嘴好吗?你懂什么?你知道这些小孩家里情况吗?你以为每个人都一样吗?你下班回去老公儿子热水器,他们下课后睡在宿舍的木板床,一年四季看不到父母,年纪那么小,还不让哭了?”

  明·胡应麟称,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妙绝古今”,那这“妙绝古今”到底妙在哪里呢?

  首句床前明月光,已经点出是明月了,可以直接下接第三句举头望明月,但是这样写,诗就太直,诗怕直致,所以第二句翻而疑是地上霜,使得诗的文思有了曲折变化。

  诗怕直致,但更怕生硬,诗最重要的是情感自然。李白之“疑”,并不是单纯为了炫耀技法的,由月光联想到寒霜,本就是非常自然的联想,而且,由霜这个联想,也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是是孤独寒冷的,在一个孤独冷清的夜里,诗人再望月思乡,情感更加自然。

  疑是地上霜这一句,不仅使得全诗文思跌宕,营造出了孤独凄清的诗境,还引领了诗的第三句举头望明月,李白因疑月光是霜,便自然而地举头确认一下是月是霜,这一举头,瞥见明月,触动故乡之情,于是低头思故乡。

  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感情似在思故乡三个字上,然而思故乡只是简单的情感陈述,真正诗人内心的情感的波动,却在举头低头上。

  举头低头,写出了诗人踟踌踯躅之意。特别是低头二字,诗人举头就不能思故乡了吗,为什么要低头思故乡呢?虽然,这有可能是为了诗意的对仗,但这个低头,实际饱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冲动。

  所以,李白的《静夜思》,虽然写的只是诗人们常常写的主题望月思乡,却能在那么多思乡诗中独领风骚,可不仅仅是因为它易读好背。

  以上是旧感。有些诗,是用不着分析解释的。杜甫到了岁暮时节,连梅花都不敢折,要问为什么,无非是因为乡愁。在外漂泊多年,有一天,我忽然抬头看着窗外,心里没想到这首诗,也莫名掉起了眼泪。

  只是看了看窗外的天,没想起静夜思,没想起家里人,怎么就哭了呢?有些诗的好处和神奇就在这里,几乎可以说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深入骨髓的经验。

  这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一代一代的蒙童都是通过这首诗走近李白的。在人教版的小学课本里,这首诗排在第三,属于能诵会背的范围。

  然而近些年来,关于这首诗中第一句里“床”的含义出现了争议,有关砖家认为有1、2、3、4、5种说法,然后大家众说纷纭。我的周围也有几个要教小朋友学这首诗的朋友问我:你觉得哪种说法好?

  你我都不是专家,在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 ,有人理解成床,有人——比如我——就误解为了窗,当然还有人觉得是井栏,如此云云,可是,都没有影响我们对诗意的理解,没有影响我们对意境的感受,没有影响我们对情感的接纳。

  是的,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孤单凄清的夜晚,一个他乡异客失眠了,望着皎洁的月光,思念他的家乡。

  至于诗人是如何抬头,如何低头,如何看到月光的,因何误以为霜的,有什么关系?

  然而,现在见到明月,晒到月光的时候越来越少了。那种“明月别枝惊鹊”的体验,这代人不仅不会有,而且因为缺乏对明月和鹊的认识,而无法领会诗人想要传递的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场景。

  霜呢?我儿子七岁了,他见到霜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且丝毫没有印象了。别说是霜了,就连雪,就算生活在北京这样四季分明的城市,也是一年比一年见得少了。李白通过霜这个意象类比月光,从而想要表达出来的冷清、寂寞之感,孩子们又如何来理解呢?

  还有故乡呢。故乡在诗歌里,是一个出现频次非常高的情感概念,数代以来,引得无数文人的共鸣。可是在10后这批漂二代的心里,故乡大概是一年回两次甚至只回一次的老家,新奇而又陌生,却不会有多深的眷恋。那些“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美好情感,自然就更难理解了。

  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月光换成了灯光,霜雪变成了人造的冰雪,在异乡长大,并且习惯了迁徙,故乡的概念渐渐没有了。这些意象的消失直接消解了诗歌存在的土壤。诗歌曾经带给我们多少美好和感动,孩子们就有多少损失。

  所以,与其纠结于床的释义,不如带着孩子回老家看看,到大自然转转。要知道所有诗歌的第一功能,永远都是表达情感。

  像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野渡无人舟自横,包括李白的长相思等还能看出高明。

  小时候不能理解静夜思好在哪里,现在还是不理解,但胜在有了经历能感觉出好。

  特别喜欢的平淡诗除了静夜思,还有李商隐的巴山夜雨。完全没有用力,什么修辞、风致啊都没有。

  还有王维“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能挡百万师”,以前觉得俗,现在真棒,是刚健的平淡。

  仍旧不觉得好的,李白的敬亭山,和千古丽句的烟花三月下扬州。也许以后有发现。

  我可以说所有回答全部没有帮助么?预料就是这个结果。正像我写烟花三月时顺手搜了下为什么千古丽句,种种回答用来解释“落花时节又逢君”可以,但是距离千古丽句的评价还有一层。

  讲个自己的事。今年正月初五出来我一个人在浙江上班,老婆和两个刚满周岁的孩子留在河北老家,元宵节的傍晚下雨了,冬雨啊作为北方人真想问不应该是雪么很冷。我写了一句“河北望月影,江南听雨声”。自我感觉良好,又加上其他内容凑了一首五律,差强人意。

  但是!即便名家来写也就是“好”,而静夜思是“妙”。就像逸品高于神品一样。

  区别就在别的名作里即便平淡,也是暗含了很多内容。比如喜欢的王维《辛夷坞》,行到水穷处,确实诗佛级别,可以和李白蜀道难,明月出天山,长安一片月相颉颃。

  ps,顺口说杜甫。在诗艺上是顶尖的了,很佩服,诗圣名至实归。阮籍”夜中不能寐“,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样,很好,就是话太多了。

  再说两首歌曲。一个“高山青 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我认为超好,可惜后面稍稍展开,也就和”兰花草“一个级别了,当然仍旧很好。不过我只记前两句。

  那会儿有些事情不太顺利,心情也比较低落,有一天正在呕呀啁哳地扫弦的时候,忽然觉得眼前很亮,后来关上了露台的灯——

  柔和又清冽的月光,真的就像秋霜一样铺得满地都是,露台泥板的孱缝忽然变得清晰,风吹在身上舒服地出奇,

  不必举头,月亮一点点就转到我的眼前,不黄,不红,不刺眼,不朦胧,就是简单的白,白到让你懒于遣词造句,不屑转文堆砌,只想傻呵呵地一直看下去,

  Its never a tear in your heart,

  But a smile of reminiscence on your 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