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古诗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人

我们走在红色道路上——我市作家诗人开展“红色铁龙头”文学采风活动纪实

2021-09-26 16:43:04诗集古诗网首页
  近日,由韶关市作家协会、乳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韶关市五月诗社研究会、乳源作家协会等联合组织的“作家诗人乳源红色铁龙头村采风行”活动在乳源大桥镇进行

  近日,由韶关市作家协会、乳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韶关市五月诗社研究会、乳源作家协会等联合组织的“作家诗人乳源红色铁龙头村采风行”活动在乳源大桥镇进行。30多位省市县作家诗人深入大桥镇、铁龙头村、西京古道和观澜书院等地采风,深入了解大桥镇和铁龙头村红色历史,倾听乳源文史专家讲述关于铁龙头的故事。

  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铁龙头村是一个红色的村庄,现在还保存着红七军伤病员养伤处曲潭山坳遗址、红七军伤病员养伤和反“围剿”战斗遗址、铁龙头第二次反“围剿”和石颈阻击战遗址、红七军伤病员在铁龙头养伤和反“围剿”领导人张金泮牺牲处乾巽门巷等,这些英雄战斗过的地方正得到保护和维修。大桥镇党委书记黄祖胜和镇领导在村中对前来采风的作家诗人说,希望大家能深入采访,写出有力度的作品,再现铁龙头村军民鱼水情的故事。

  据有关党史记载,1931年2月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乳源北部梅花(今乐昌市梅花镇)与军展开一场恶战,双方伤亡惨重。中共湘粤边工作委员会(后改“湘粤特委”)负责将红七军400多伤病员转移到大桥铁龙头村,并指示由中共地下党员、铁龙头村民张金泮负责伤病员的临时安置和救护工作。2月6日,伤病员队伍到达铁龙头村。时值隆冬,天寒地冻,张金泮遵照上级指示,立即发动村民,各家各户腾出私厅、灶厦、柴竂、杂屋,让红七军伤员进屋休息,并生火给伤病员烤火取暖。当时20多户人家的铁龙头村,家家户户住满了红七军伤病员。“红七军撤离梅花村,托付谷子元负责把原红八军的一批干部护送去南方局,并把400多名伤病员和医护人员交给中共湘粤边工委委员杨高林,由他把伤病员秘密转移到大桥的铁龙头村。当时正值寒冬,伤病员又冷又饿,铁龙头村民待红军如亲人。”(《中国乳源瑶族自治县历史》23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

  两天后,多数能走动的伤病员撤离铁龙头村,与张云逸军长率领的在杨溪抢渡武江时受阻而未能过江的队伍会合,留下44名重伤病员继续在铁龙头养伤。为确保安全,张金泮组织可靠村民将伤病员秘密转移到远离村子、地势偏僻的曲潭山坳隐蔽养伤。为医治伤病员,还请来岗头村的土医生陈仙禄协助黄军医工作。安全保卫、粮食、药品的筹集和转送等后勤供给,由可靠骨干组成武装保卫小组全盘负责。

  地方政府得知红七军伤病员在铁龙头村养伤的消息后,3月18日,调集军队会同地方武装共1000多人,直扑铁龙头村进行搜捕“围剿”。张金泮边带领自卫队和青壮年村民持鸟枪土炮奋起抗击,边组织村民突围。自卫队以村庄作防御工事,打死敌炮手、机枪手和士兵各一名。夜幕降临,村民挖开墙壁从水坑突围,遭到敌机枪疯狂扫射,敌人同时用小钢炮、手榴弹轰炸,20多名村民倒在血泊之中。次日上午,敌人冲进村子,威逼未能突围出去的村民说出红七军伤病员的藏身之处,村民始终守口如瓶,这些村民当场惨遭杀害。敌人一无所获,便放火烧村,全村多数民房被烧毁。当年11月6日,军再次“围剿”铁龙头村,张金泮组织自卫队和村民进行第二次反“围剿”战斗,村子再次被焚烧。两次反“围剿”中,铁龙头村伤亡和被捉走村民共49人,其中44人遇难。

  铁龙头村民在中共地下党员张金泮的组织和领导下,在救护红七军伤病员的两次反抗强敌的“围剿”中,面对敌人的疯狂烧杀,不屈不挠,英勇反击,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以钢铁般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红七军伤病员的安全。

  诗人罗明生说:“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这里的群众不求功、不求利,太伟大了。我们一定用文字作品记录这一段故事,让更多人记住他们。”

  两次反“围剿”后,村民陆续返回,进行战后重建家园工作。未倒塌的墙壁继续保留,一些被烧过但还能用的材料也被继续使用。所以,村子现存有反“围剿”时敌人枪炮射击留在火砖墙上的弹孔和少数烧剩的木梁。

  在37℃的高温下,我市党史专家梁观福、许化鹏带着作家诗人一个一个点去参观讲解,一个个让人泪目的故事令大家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在红军墓碑前,我们向红军战士鞠躬,细数碑上一个个群众的名字,或父子、或夫妻、或一家几口,他们为了保护红军,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红色的革命精神,这是一种红军和当地村民血肉相连的精神传承。

  乳源作家邓才生说:“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表达铁龙头的山、水、人、情才更准确,如何把小村庄大故事流传出去,如何把红军与这里群众的革命精神传递开来。为此,我慢慢地搜索着脑子里所有信息,用平凡的一字一句汇聚出大山不平凡的点滴历史印迹。青山有幸埋忠骨,群众有情谢党恩,前来贵客多珍重,护国有我永争先,或许这就是铁龙头村山、水、人、情最好的诠释吧。”

  午餐后,采风团成员走上了村旁的西京古道。许化鹏说,这条古道直通坳下,是当年红军秘密转移的道路之一,已经多年没有人行走了,但古道留下的历史记忆为铁龙头村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在坳下红军碑,我们向烈士致敬。在观澜书院,我们寻找童年的记忆。

  随后,采风团一行走进十分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访乡村振兴的情况。总经理钟柳平说,公司通过流转土地方式在大桥镇规模种植花生,村民每亩土地可收200元/年的租金,附近村民给公司务工,每人每月有近2000元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同时,撂荒土地也利用了起来,群众的收入也成倍增长,企业生产的花生油也获得盈利,实现公司与农民的双赢。在谈到乡村振兴和“十四五”规划时,钟柳平说,为打造“一村一品”“广东省扶贫产品”等项目产品,2021年,将以公司+农户的形式组建“联合社”,实现种植、加工、品牌运营、销售一体化企业,为乡村振兴服务,争做农业全产业链的企业领跑者。

  从红色历史到乡村振兴,大桥镇正走在一条健康发展的路上。韶关市作家协会主席荣笑雨说:“我们必须要沉下身去基层,静下心来思考,才能写出有时代特色的好作品。”

  韶关发布客户端简介:提供韶关头条热点、时政新闻、社会民生报道、便民查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