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古诗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人

与刘言洁书(清)戴名世

2021-10-31 07:32:05诗集古诗网首页
  盖文之为道,难矣

  盖文之为道,难矣。今夫文之为道,未有不读书而能工者也,然而吾所读之书而吾举而弃之,而吾之书固已读,而吾之文固已工矣[6]。夫是一心注其思,万虑屏其杂,直以置其身于埃壒之表[7],用其想于空旷之间,游其神于文字之外[8],如是而后,能不为世人之言,不为世人之文,斯无以取世人之好[9]。故文章者,莫贵于独知。

  今有人于此焉,众人好之,则众人而已矣[10],君子好之,则君子而已矣。是故君子耻为众人之所好者,以此也。彼众人者,耳剽目窃,徒以雕饰为工,观其菁华烂熳之章[11],与夫考据排纂之际[12],山其有惟恐不尽焉,此其所以枵然无有者也[13]。君子之文,淡焉泊焉[14],略其盯畦[15],去其铅华[16],无所有,乃其所以无所不有者也。仆尝入乎深林丛簿之中[17],荆榛碍吾之足,土石封吾之目,虽咫尺莫能尽焉。余且悄揣焉惧跬步之或有失也[18]。及登览乎高山之颠,举目千里,云烟在下,苍然茫然,与大无穷[18]。顷者游于渤海之滨[20],见夫天水浑沦[21],波涛汹涌,惝恍四顾[22]不复有人间。呜呼!此文之自然者也。文之为道如是,岂不难哉?

  仆自行年二十,即有志于文章之事,而是时积忧多愁,神气荒惑,又治生不给[23],无以托一日之命[24]。自以年齿尚少,可以待之异日,蹉陀荏苒[25],已逾三十,其为愧悔惭惧,何可胜言。数年以来,客游四方,所见士多矣,而亦未见有以此事为志者,独足下好学甚勤,深有得于古人之旨,见不以仆为不才,而谓可与于斯文也者[26],仆何敢当焉?偶料检箧中文字[27],自丙辰至于丙寅[28],十年间所著,有《芦中集》、《问天集》、《围学集》、《岩居川观集》,为删其十之二三,汇为一集,而以请正于足下。足下以为可存,则存之;不然,即当削去。行且入穷山之中,躬耕读书,以庶几稍酬曩昔之志[29]。然而未敢必也[30]。

  [1]刘言洁:刘齐字言洁,为人正直,有文名,与戴名世、方苞俱为挚友。[2]平居:平时,平日。[3]率其自然:循其自然之情,不矫揉造作。行其所无事:《孟子离娄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言大禹治水,采取疏导的办法,即顺应水的自然之势,因势利导,而无事于人工的堵截湮塞。戴名世引用这句话,意在强凋散文创作应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抒发,而不要斧凿雕削。[4]端,端倪。此处引伸为痕迹。[5]左:左丘明,一般人认为是《左传》的作者。庄:庄周。马:司马迁。班:班固。[6]“然而”三句:谓为文固然要读书,但对所读之书要能消化融会,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不要让书本束缚自己,不要生搬硬套甚至抄袭剽窃,能读书而又能弃书,才能写好文章。[7]埃壒之表:尘世之外。坎壒(ài爱):尘埃,引伸为尘世。[8]“游其神”句:参看前《答张伍两生书》。[9]好(hào浩):喜爱。[10]“众人”二句:言众人喜欢他,他也就成了和众人一样的人了。[11]菁华烂熳之章:华美的篇章。菁华:华茂。[12]排纂:编排,编纂。[13]“此其”句:指有些人写文章,自己的东西很少,尽管动笔则尽其所有,写出的文章还是空洞无物。枵(xiāo削):空虚。[14]泊:同“薄”。[15]町畦(tīng qí厅奇):原意为田界,引伸为程式法度的限制束缚。[16]铅华:铅粉,古代女子的化妆品,这里指语言的雕琢粉饰。[17]丛薄:草木丛生之处。[18]跬(kuī傀)步:半步。[19]与:助词,无意。[20]顷:不久前。[21]浑沦:混沌。这句形容天水相接,浑然一体。[22]惝(chǎng厂)恍:迷蒙。[23]治生:谋生。[24]无以托一日之命:一天也不得安生。托命:托身、寄身。[25]磋陀(cuo tuó磋驼):空度时光。[26]可与于斯文:可以从事于文学之事。与:参预,从事。[27]料检:整理检查。[28]丙辰:康熙十五年(1676),戴名世时年二十三岁。丙寅:康熙二十五年(1686)。[29]曩昔之志:指前边说的“年二十,即有志于文章之事”。酬:实现愿望。[30]未敢必也;不敢肯定能够事现。

  此文论为文之旨,力主“率其自然”。以“自然”为旨,是自王充以后中国历代许多文学家和文论家所强调的艺术观点,它的含意,一则指文学创作要表现作者的自然真性,即表现真情实感而不矫情伪饰,无病呻吟;一则指艺术表现的自然天成,不假雕削,更不去模拟抄袭。此文所强调的,也是这两个方面。作者还认为,从事散文创作当然要读书,但创作不是掉书袋,读书而又能弃书,才能独抒性灵,自出心裁。因此,作者强调:“文章者,莫贵于独知。”

  对“自然”之文,作者又主张“淡泊”,即不以雕饰为工,不以菁华灿漫为美;摆脱了形式的束缚,作者就能进入海阔天空,无挂无碍的境界,于是,真情实感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这就是文中所谓“无所有,乃其所以无所不有者也。”戴氏之文,大多直抒胸臆,洞见心灵,行文自然平质,淡泊之中有雄奇开廓之势,是对其理论观点的很好的实践。

  一 由祥符寺度石桥而北,逾慈光寺,行数里,径朱砂庵而上,其东曰紫石峰,三十六峰之第四峰[1],与青鸾、天都,皆峄山也。过此,取道钵盂、老人两峰之间,峰趾相并,两崖合沓[2],弥望削成[3],不见罅缝,扪壁而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高祖经,与唐寅同举,除名。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1]三千,手迹犹在其家。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2]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3],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 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明亡。清兵入关,清王朝统治开始。顺治十八年(1661),清灭南明政权。·清初,钱谦益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钱谦益为“虞山诗派”领袖,作有诗

  牧斋初学集一百十卷目录二卷(清)钱谦益撰。明崇祯十六年(1643)瞿式耜刊本,《四部丛刊》本。牧斋有学集五十一卷(清)钱谦益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金匮山房刊本。牧斋有学集五十卷补一卷附校勘记一

  鹅笼夫人者[1],毗陵某氏女也[2]。幼时,父知女必贵,慎卜婿[3],得鹅笼文,即婿之。母曰:“家云何?”曰:“吾恃其文为家也[4]。”家果贫,数年犹不能展一礼[5]。 妹许某,家故豪[6],遽行聘[7]。僮仆高帽束绦

  庚寅冬[1],予自小港欲入蚊川城[2],命小奚以木简京书从[3]。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4]。”予愠为戏[5]。趋行及半,小奚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1)人也。子佣出(2),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3)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4)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

  杜生审舒齐归[2],施子赆焉[3],司橐者以匮告[4]。杜生谢,且蹙额曰:“先生念我则至矣,然窃疑厚人而忘己也,意着太左计[5]。”施子曰:“若以我为过廉乎?予盖天下之贪夫也。子何敝敝然为我谋[6]?”杜生口呿色变[

  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取之官舍,又在左右,则尤难。临江[1]地故硗啬[2],官署坏陋,无陂台亭观之美。予至则构数楹为阁山草堂,言近乎阁皂[3]也。而登望无所,意常怏怏。一日,积雪初霁,得轩侧高阜

  昔刘梦得尝爱终南、太华、女几。荆山,以为此外无奇秀,及见九华,始自悔其失言[1]。是说也,尝窃疑之。而李太白以山有莲花峰,改九子为九华[2]。予舟过江上,望数峰空翠可数[3],约略如八九仙人云。 其山,外峻